cat.18
Joachim Bueckelaer,
Kitchen Scene with Meeting on the road to Emmaus,
circa 1560 – 1565,
Royal Picture Gallery Mauritshuis.
肉舖和出埃及記
彼得・阿爾岑
A Meat Stall with the Holy Family Giving Alms, Pieter Aertsen, 1551, oil on panel, 115.6 x 168.9 cm, Universitets Konstsamling, Uppsala.
追溯回十六世紀中期,市場題材已在彼得‧阿爾岑(Pieter Aertsen,1508-1575)筆下出現。此幅與1551年完成的《肉舖和出埃及記》,人和沒有生命的物體一同出現在畫面上,我們可以觀察到,整幅畫的構圖幾乎被肉舖上的血淋淋肉塊所占據,而畫面上佈滿著各式各樣的食物:香腸、半隻牛骨架、豬蹄、羊腿、牛肚、牛頭、豬頭、雞隻、魚和用大盆子裝的豬油,然而這個畫面中表現神聖的宗教氣息部分,卻只佔據背景的一小部分。而且這個攤子不僅賣肉,還賣一些非肉類的貨物,如胡椒捲餅和奶製品等等。
除了肉類食物外,畫面中所有的東西都顯得微小,巨大的畫面以及佔據畫面絕大部分空間上的肉攤上的食物,而活生生的人則處於次要的位置上,這樣的安排給人一種奇怪的強烈支配感。微縮上帝及其家人,被安排在一個巨大的豬耳朵旁邊,其所產生的戲劇性對比,使得食物第一次使傳統的基督教主題顯得相對渺小。這樣畫面構圖的安排,彼得‧阿爾岑可以說是第一位這麼做的畫家,但《肉舖和出埃及記》這樣的處理方式在藝術史上並非唯一,彼得‧阿爾岑的弟子後來又創造了大量描繪市場情景的大行油畫,例如:約阿希姆‧比克萊爾(Joachim Bueckelaer,1533-1575)的《廚房場景與在路上和以馬忤斯的會面》(Kitchen Scene with Meeting on the road to Emmaus),其中的宗教意味都成了配角般的點綴裝飾。
《肉舖和出埃及記》並非僅單純描繪真實市場景象,畫面中的鮮肉與死亡動物,還寓涵著現實主義與世俗象徵。但在討論世俗特徵這種現象中,藝術史學家們有著不同的解釋:學者喬治‧馬里耶(George Marlier,1898-1968)和揚‧艾米林‧埃蒙斯(Jan Ameling Emmens,1924-1971),把世俗和宗教看成是相對立的兩面,其用意是,透過赤裸裸的物質主義來揭露背真理掩蓋下的到德缺失。
而華特‧弗里德蘭德(Walter Friedlander,1873-1966)和基斯‧馬克塞(Keith Moxey,1943-)卻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以這樣構圖的作品標誌著十六世紀起,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追求世俗享樂的興趣增加,而對於重視宗教傳統的思維逐漸削弱。馬克塞更認為,這種發展變化與宗教改革的大環境轉變有關,當時的教會被指控常濫用權力,即使在天主教盛行的法蘭德斯地區,宗教的形象也大不如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無怪乎彼得‧阿爾岑在他的畫作中明顯貶抑了對宗教的偶像崇拜。
另外有一派解釋認為,這些肉類食物都隱含著性的暗示,不是食物的形狀有性暗示,就是食物的名稱具有雙關語,再不然就是食物本身可以增強性慾。學者巴里‧溫德(Barry Wind)認為,肉類,尤其是牛、羊、豬這些紅肉,代表著男性增強活力、勞動力以及性功能等雄性力量的食物。而肉攤代表著強悍的力量,《肉舖和出埃及記》後景中,有肉舖畫作中常見的被吊掛著的牛隻屍體,其伸展的肌肉與型體展示著野性的力量。所有的肉類畫作,不需要引導人們去思索遙不可及的高尚意義,而是只要去感受生存的卑微現實。無論作品是否還具有其他重大的意涵,動物成為作畫的主要目標,而為我們帶來一種控制世界的支配慾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