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在十七世紀的尼德蘭畫作中,箴言是時常出現於繪畫當中的表現主題。諾亞敬‧衛特瓦的《蔬果販子》,除了描繪了年輕的女孩從母親身上學習挑選水果的技巧,而這幅畫背後更隱含著一則箴言:「一隻爛蘋果,敗壞了整個籃筐」。這個年輕的女孩離開了她的母親,看到了爛蘋果,這意味著邪惡是會傳染的,一但我們不慎重的結交與之相處之人,則可能會因為被邪惡所影響,而破壞良好的道德。

當我們看見藝術作品中的蘋果,通常會直接聯想到在聖經故事中,夏娃摘取具有原罪意涵且有誘惑性的那顆蘋果,但其實在一開始,伊甸園裡的水果其實並未被具體命名,直到十六世紀開始,幾乎在所有表現人類墮落的畫作當中,蘋果便是墮落頹敗的象徵物。在這幅《蔬果販子》中的蘋果,似乎也有延伸了這樣的意味存在畫面之中。

人類墮落源自於「吃」這件事情,但也許是為了貶低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又或者是人們將吃當成了原罪的象徵,因此在藝術作品中,食物的地位一向都很低下,而畫家們都不會忘記水果與原罪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忘記是因為蘋果才使得人類被逐出伊甸園而開始走向死亡。在天堂之外的世俗世界當中,人類注定無法逃脫死亡的威脅,就如同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漸漸腐爛的水果一樣,使得水果這種食物,無可救藥地成就了死亡以及充滿誘惑的原罪代表符號。另一種藉由蘋果聯想到的宗教意涵是與耶穌有關:以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1-1610)的《以馬杵斯的晚餐》中(Supper at Emmaus),在復活的耶穌向對感到驚訝的門徒顯示身分的畫面中,葡萄暗示著聖餐中的葡萄酒,而畫面中的蘋果則可能確認了耶穌「新亞當」的身分,意指他在天堂阻止了人類的墮落。

但蘋果在繪畫作品中,亦有可能蘊含除了宗教意義以外的意思存在。例如在《帕里斯的判決》(Judgement of Paris)中,希臘神話中的三位女神正在比較誰是最美的,而來自人間的帕里斯就將代表勝利的蘋果判給了維納斯,在十六世紀後,許多畫家在表現這個選美比賽的主題時,都把蘋果當做是性力量以及女性美的偉大象徵,所以在這類語境的作品中,我們不應該把水果視為基督教原罪的象徵,而要把它看作是異教徒誘惑的代表。

蔬果販子
諾亞敬・衛特瓦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seller, Joachim Wtewael, circa 1618, oil on canvas, 118.8 x 161.3 cm, Centraal Museum, Utrecht.

cat.22

Caravaggio,

Supper at Emmaus,

1603,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Niklaus Manuel,

Judgement of Paris,

1517-1518,

 Kunstmuseum Base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