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物與醫學之間的關係,在古代歐洲是非常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觀察到古代的醫學與飲食養生的觀念,時常反映於藝術畫作當中。到了中世紀至十九世紀以來,歐洲人的醫學觀念中,人們十分相信每一種食物各有其寒、熱、乾、濕等不同的特性,而這通常是以其生長的環境特點來決定。

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們在不同的場合創作了不同的煮熟了的龍蝦、死掉的野兔與獵禽擺在一起的畫面,例如這幅由畫家弗蘭斯‧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1579-1657)所繪的《食物儲藏室》(The Pantry),便是一例,畫家之所以如此安排畫面結構,是因為這樣的飲食組合,在當時的人們觀念中,這些食物的屬性可以相互平衡,讓飲食變的均衡,促使身體更加健康。

 

古代醫學家、哲學家—蓋倫(Galen,129-200),以及一些古代作家認為,每個人的「體質」都各有不同,而人是分別由四大元素所構成:氣(性濕熱)、土(性乾冷)、火(性乾熱)、水(性濕冷)。而同樣地,每一種動、植物也各有各自的屬性,當這些動、植物被人類製成食物後,其屬性不會消失,而會使人類在吃下這些食物後,人體便會吸收這些特性。這種古代的醫學觀念,一直沿襲到中世紀甚至是更晚的年代。

 

在這樣的概念之下,人們相信良好的飲食搭配,應該是要藉由食物的幫助之下,把人體調理到「體質平衡」的完美狀態。為了達到這種完美的平衡,人們不應該偏頗於任何一種屬性的食物,而是必須把不同屬性的食物相互融合,這樣互補之後再進行食用,例如:乾性的食物必須與濕性的食物一起搭配,而濕熱的食物就應該配上乾冷屬性的食物。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人們,他們的烹飪習慣便是把食物搗碎融合,很明顯地就是依照著屬性互補的飲食觀念進行的烹調方式。而烹煮的方式,也會改變食物屬性的強度,例如:「煮」可以增加食物的濕性與熱性;「烤」和「醃」則會增加食物的乾性。

了解了上述的古代醫療與食物之間的食療理論後,再來仔細觀看弗蘭斯‧斯奈德斯的《食物儲藏室》,似乎可以觀察到畫家應該也有受到這樣理論的影響,並且在他的畫作中分別描繪了屬於寒、熱、乾、濕四種屬性的食物。除了弗蘭斯‧斯奈德斯之外,十六世紀另一位專門描繪食物市場的畫家 —— 約阿西姆‧比克萊爾(Joachim Beuckelaer,1533-1574),在他創作的四幅市場畫中,也分別以氣、土、火、水四種不同的屬性元素來做為創作的表現主題,他在每一幅畫中描繪著同一種元素的食物,來展現四個市場不同販賣商品的屬性特質。如此可見,古代的科學理論,無論現今看起來是多麼的不科學,但都無可避免地成了許多藝術作品的創作基礎。

食物儲藏室
弗蘭斯・斯奈德斯

The Pantry, Frans Snyders, circa 1620, oil on panel,

170 x 290 cm, Musée Royaux des Beaux-Arts de Belgium, Brussels.

cat.24

Joachim Beuckelaer,

The Four Elements: Air,

1570,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Joachim Beuckelaer,

The Four Elements:Earth,

1569,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Joachim Beuckelaer,

The Four Elements: Fire,

1570,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Joachim Beuckelaer,

The Four Elements: Water,

1569,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