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這幅畫的主題是描繪第十二夜(耶穌出生的十二天後)的主顯節(1月6日),是一個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以紀念及慶祝主耶穌基督在降生為人後首次顯露給外邦人(指東方三賢士Caspar、Melchior和 Althasar)的聖經故事,由於在《天主教教理》上,世人均是外邦人,因此,對世人(特別是天主教教友)來說,主顯節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慶。人們開始這節慶的慶祝,是根據聖經記載三賢士來到伯利恆,為初生的聖嬰耶穌獻上禮物而辦的盛宴慶典,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到了十七世紀,更添以食物、音樂,以及和朋友家人一起團聚的各種娛樂活動,在荷蘭此盛宴被稱為Driekoningenaroud,和起源於希律周圍由rederijkers(修辭商會)主辦的戲劇表演有關。 

因此,第十二夜,是被保留在新教荷蘭國家中,天主教血統的宗教節日,主要是作為一個世俗節日親人間團聚的慶祝活動。這個傳統是每個家庭要在這一天選出一個“國王”,無論是抽到幸運籤或者誰吃到藏在麵包派裡的豆子或銀幣(如今有地方稱作“國王餅”)為手段,如:畫中戴著紙王冠、站在桌面上的孩子就是“國王”,其他人可能是以抽籤決定或國王指派角色,如:扮演傻瓜、廚師或牧師修女、音樂家等,整晚慶祝的高潮在國王的第一杯酒,所有的人便會跟著舉杯高喊:國王喝酒了!(The king drinks!),整個活動進行的細節,各個城市稍有不同。 至十八世紀,這樣主顯節的慶祝活動才慢慢退燒。

如:畫中當上國王的小男孩,由扮演修女的祖母餵他喝酒,一旁喝醉的母親醉眼惺忪的看著他,國王孩子所站的矮桌上,有個三支蠟燭的燭台,象徵著三賢士。一旁戴著編籃、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拉著國王的衣襬,讓他更有王室的架式,身後有個拿著勺子和熨斗,滑稽地演奏著音樂。畫面的右前方則是扮演傻子,帽子上還卡著一張紙條,說不定就是抽中扮演傻子的籤,或者可能是國王指定他要當個表演娛樂大家的弄臣小丑。說到揚˙史汀自己呢,他是在後方、穿黑衣的那位。

對新成立的荷蘭共和國而言,並沒有哪一個教派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在這個新的國度獨攬大局。儘管喀爾文教派很想成為荷蘭共和國的國教,也努力在大學以及政府機構發揮影響力;但是,共和國的政治領導人顯然並不想引進喀爾文在日內瓦以教領政,建立「上帝之國」(civitas Dei)的模式。在另一方面,雖然荷蘭共和國選擇喀耳文教派作為官方特別重視的教會,而喀爾文教派也努力透過解讀《舊約聖經》所說的「上帝的選民」,從宗教情感上建立荷蘭人對新的共和國——「新的以色列」(the New Israel) ——的認同;但是,地區自主性及強的荷蘭民間,並不因此就接受單一化的「宗教改革」,因此荷蘭各地的宗教發展並非一致。

因此,角色扮演中必備的兩個角色:慈善修女(beguine,12世紀以來荷蘭等國的一種半世俗女修道會成員)和牧師,提醒了人們十二夜的天主教傳統;對於荷蘭新教改革派的神職人員來說,容易聯想起他們大力反對的羅馬教皇、教宗體系的墮落,感到這樣的狂歡,也可能讓新教跟著沉淪,一切的革新便會付諸流水。因此十七世紀喀爾文教派的神職人員批判這個節慶的喧鬧,指稱十二夜為「天主教的迷信」。 


但顯然地,並非所有的新教徒都會有這樣的擔憂。如:海牙一名學校老師在他的日記中記載到,1624年1月5日,Frederick Henry王子帶著他整個宮廷的人們,一起參加主顯節的年度盛會,如何地跳舞和玩角色扮演,可見得連菁英階層的新教徒,都難以拋棄主顯節的慶祝傳統。且天主教徒的揚˙史汀也並無批評十二夜的意味,或許也可能是因為十二夜中暢飲喧鬧的場景,正是他所擅長表現的。 


所以由此畫作,追溯瞭解其發展淵源,能夠幫助當今的我們,試圖理解彼時代人,在看待十二夜畫作時的內心感受和所思所想。而揚˙史汀所畫關於十二夜主題的創作,現存有十幅,如右邊其中兩幅:

十二夜 
揚・史汀

Twelfth Night,  Jan Steen   
1668, oil on canvas, 82 × 107.5 cm, Kassel, Staatliche Museen.

cat.41

Jan Steen,

A Twelfth Night Feast: The King Drinks, 1665.

Jan Steen,

A Twelfth Night Feast,

1626-1679,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