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at.42

迦納的婚宴
揚・史汀

Wedding Feast At Cana, Jan Steen  
1670-1672, 82.5 x 63.5 cm,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Dublin, Ireland. 

許多畫家都畫過《迦納的婚禮》這個有名的《聖經》故事,講的是耶穌和聖馬利亞以及使徒們在約旦河畔的迦納這個地方遇到一家人家正在舉辦婚宴,主人邀請他們一起參加,婚宴上大家飲酒歡慶,後來酒喝光了,耶穌將壇中的水變成了葡萄酒,大家又繼續喝酒歡樂。但在表現上,並不特別凸顯耶穌變水為酒的奇蹟,而以整體宴會情景為主角。

英國女王藝術收藏品總管德斯蒙德‧肖泰勒曾說道:(揚‧史汀)他在一個釀酒師家庭長大,他自己也開過酒館——因此有一些證據來推想他可能本身就是個酒鬼。因此,儘管是帶有宗教典故的場面,仍然表現了揚‧史汀喜愛的豪飲酒後的歡慶感。

宗教畫在荷蘭比較不普遍,因為荷蘭信奉新教,沒有用宗教繪畫和雕刻裝飾教堂的習慣。但是身為天主教信徒的揚‧史汀,仍把不少精力投注在宗教畫上,其宗教畫的成就不下於風俗畫。其中揚‧史汀最常處理的宗教主題,便是《迦納的婚宴》,因為其涵納了宗教聖經故事外,在視覺表現上亦完全吻合風俗畫中世俗性的歡樂主題。此外,荷蘭傳統嚴肅的歷史畫,包括烏特勒支的卡拉瓦喬傳統、哈勒姆和海牙的古典形式,以及影響最深遠的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風格;到了揚‧史汀手上,被漫畫般地再現,而畫中的元素,更多是取自風俗畫,包括該時代流行、公式化的一些漫畫角色如:傻子。揚‧史汀也把當時十七世紀初開始,荷蘭流行的悲喜劇(tragicomedy),融入其歷史畫,作為其中的故事支線(sub-plots)。

 

保羅‧委羅內塞的同主題創作,展現了文藝復興盛期(the High Renaissance)矯飾主義風格的大尺幅輝煌,承繼了文藝復興三傑早期畫作的特點,此幅多人的群聚場景,展現了矯飾主義不對襯、不自然的優雅。而揚‧史汀以保羅‧委羅內塞的同主題創作為基礎,將其畫面中前方的動物,換成侏儒和一些滑稽的角色,依然維持其類似於雙層舞台的畫面結構,讓同樣大小的畫面,能夠展現更多人生動的動作和面貌。

Paolo Veronese,

The Wedding at Cana ,

1563.

677 ×994 cm. Louvre, Pari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