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揚‧史汀是十七世紀的一個有趣而受歡迎的風俗畫家,他熱愛描繪日常生活如:小酒館、婚禮和派對的樂趣,以及聖尼古拉斯節和第十二夜的慶祝活動等,且在描繪上都帶有一種幽默漫畫式的生動感,而精通藝術、戲劇、古典神話和聖經的他,也常藉由雙關和諺語等,讓他筆下的主題獲得當時人的共鳴。

 

農民集市和相關慶祝活動的描寫,在十六和十七世紀初便非常流行,至今仍是想起荷蘭風俗畫,腦海會浮現的典型畫面。農民畫家老彼得‧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6至1568年間作品「農民舞會」、「農民婚禮」非常著名且大受歡迎,揚‧史汀可說是繼老布魯哲爾後也大量描繪農民主題畫作的畫家,曾經指導過他、活躍於哈倫的畫家奧斯塔德(Adriaen van Ostade)也是以描繪生動日常情景聞名,早期作品常表現粗野喧噪、喝酒鬧事的農民百態。

 

英文有不少以Dutch(荷蘭人)為言的成語,多帶調侃意味,除了反映部分真實的愛酒和享樂形象外,也包括十七到十八世紀初,英、荷兩國爭競,國民互相仇視。於是,Dutch courage(荷蘭人之勇)不是真勇,只是憑酒壯膽的「醉漢之勇」;Dutch treat(荷蘭人請客)不是真的請客,而是各自付帳的宴會、娛樂等。可見得不只是荷蘭俗諺,英文中也有不少描繪。

 

而同樣是享樂的主題,農民的婚禮更接近於真正的慶祝,而不同於喀爾文教派以炫耀、展現財富等的享樂方式。揚‧史汀對於農民的描繪,可見得其精湛如相機般的觀察和捕捉能力,因為每個人的個性、衣著、表情、動作和狀態都不同。揚‧史汀融合多種視覺傳統的創作手法,是其作品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面向,尤其是他的哈勒姆時期(1660-1670)。與他的同代創作者相較,揚‧史汀較少繪製雅致的室內空間,更展現了中產階級和農民日常居家的一面。

在十七世紀荷蘭,在教堂或市政廳辦完結婚儀式後,婚禮的最後一個項目,就是慶祝派對,他們有個習俗:會在新郎家或酒館舉辦為時好幾天的新婚派對,會有豐盛的佳餚、舞蹈和各種娛樂。可以在畫面餐桌的右邊看到沉靜害羞、目光低垂、帶著新婚禮冠的新娘,被好奇的人們圍觀;有人奏樂、有人歡飲、邀舞等,地面一片狼藉。亦可參照另一幅Jan Steen的村莊婚禮畫作。

農民婚禮
揚・史汀

Peasant wedding, Jan Steen   
1672, 38.5 × 50cm, Amsterdam, Rijksmuseum.

cat.43

Jan Steen,

A Village Wedding Feast with Revellers and a Dancing Part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