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at.46

歡樂時光

伊薩克・艾利亞斯

Merry Comopany, Isack Elyas, 1629,

oil on panel, 47.1 x 63.2 cm,

Rijksmuseum, Amsterdam.

作者或稱Isaac Elias,生卒年不詳,作為一位荷蘭的風俗畫家,活躍於1629年(可能在哈倫地區),這位藝術家並沒有留下什麼資料,這次展覽中向荷蘭國家博物館商借展出的此幅畫是他唯一的簽名作品(位於右下方底部),其他可能的作品則沒辦法有明確的歸屬。

這幅畫描繪了一場中上階級的宴席,數個穿戴華麗的人們圍繞在餐桌旁,正在尋歡作樂的場景。每位賓客容貌高貴、氣質出眾,即使在笑鬧中也多不失優雅;環看整個空間,牆面和地板設計簡潔,並帶有掛畫、雕塑、陶盤瓷器和桌椅傢俱等裝潢;人物衣著色彩幾乎是照亮整幅作品的重點,也讓觀者注意到各種錦緞絲絨的材質和繁複多變的服裝樣式。

 

從杯盤狼藉的桌面可以看出用餐已接近尾聲,但每個人談笑聊天、唱歌伴奏的行為似乎又指向宴會的另一個高潮,實際上,上層階級的飲食文化從來就不是滿足飢餓這麼簡單的小事而已。烏里希・托克斯朵夫(Ulrich Tolksdorf)指出:「在需求(飢餓)和滿足(吃和喝)之間,人類確立整套饌食文化體系。人類滿足自己感官需求的方法,幾乎清一色是傳承而來,換言之是經由文化習得的。除此之外,飲和食也以社會運作架構的姿態出現,以確保群體和個體之間的定位和交流。」一場美好的盛宴除了食物本身,用餐情境更是使其成功至關重要的部分,透過吃喝、交談、吟誦和歌唱等安排,人與人交換思想並達到情感交流,這幅作品正適切地體現了飲宴作為高度社交和藝術性的文化行為。西方自古以來,詩歌和音樂就是宴會中受到眾人歡迎的活動項目,從畫面中觀者可以看到,位於餐桌左方一位斜戴扁帽的光頭男子拿著一張紙條,可能正在吟誦或歌唱,而畫面正前方的綠衣男子手中彈撥的則是屬於貴族教育一環的琉特琴(lute),兩人的表演也透露了在場賓客都是具有欣賞能力的文人雅士。

 

另外,在歡聚景象的背後,牆上掛了兩幅畫則分別和洪水以及戰爭相關,如此反差的物件安置,也有一說是作為一種警告投向觀者,提醒人們不要耽溺於過度的感官享受,因此畫面中進行著各式活動的人物其實是具有寓意的五種感知描繪——琉特琴彈奏者代表聽覺,吟誦或歌唱者是視覺,顛倒手持著玻璃杯的中間男子象徵味覺,而隔壁一手拿著帽子一手拿著酒杯的男子代表觸覺,擺著雙手於腰間且有一隻小狗坐於腿上的女子則象徵嗅覺。

bottom of page